「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条件

体育正文 300 0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条件

南京林业大学是985院校吗?

南京林业大学不是985大学。学院简介: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0751.15亩,设有21个学院(部),开设有本科专业70个,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国家一流学科、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教职工2240余人,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办学实力师资队伍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2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50余人,博士生导师181人,具有高级职称796人。学校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2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0余人;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特聘教授2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省“333工程”二、三层次、“双创计划”、“青蓝工程”、“六大高峰”等各类省级人才计划360余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青蓝工程”等省级创新团队13个。院系概况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有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有民办南方学院、体育教育部等22个学院(部),开办本科专业78个。2022年2月,学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专业、智慧林业专业。教学建设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8个。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及课程群3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3门。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8项。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评估。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荣誉称号。2010年有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林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林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园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不全):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态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木材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轻工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园林、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森林工程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轻化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学、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品牌)、林产化工(品牌)、园林、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森林工程、林产化工(特色)、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特色)江苏高校品牌专业:林学、园林、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国家级精品课程:人造板工艺学、森林培育学、园林规划设计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西方家具鉴赏》、《园林规划设计》、《人造板工艺学》和《插花艺术》省级精品(优秀)课程及课程群:体育、物理学、机械制图、森林病理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林产化工自动化及仪表、高等数学、木材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植物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造纸原理与工程、花卉学、森林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学、人造板工艺学、森林培育学、园林规划设计、《土力学》、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初步、大学英语、土木工程材料、园林建筑设计、土壤学、人造板工艺学(人造板制造工艺学、人造板表面装饰、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实验、木材加工工艺(双语)等)学科建设学科概况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6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7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3个二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3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林业工程”“林学”学科为A+; “风景园林学”学科为A-。得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生物学、林学、农林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态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业工程、生态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林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森林培育,林业经济管理,植物学,森林工程,森林保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生态学,风景园林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农林经济管理二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林业经济管理,家具设计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哲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设计学国际合作截至2015年12月,学校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俄罗斯、日本、意大利、芬兰、法国、伊朗等近20个国家的5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资质,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经教育部批准,该校与加拿大UBC大学联合开办3+2双学位(本科)国际合作办学班;该校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与英国诺桑比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国洛林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德国弗莱堡大学、加拿大湖首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院校开展科研、教师培养等合作,同时与加拿大UBC大学、新布伦瑞克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秘西西比州立大学、芬兰坦佩雷科技应用大学开展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派遣工作。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6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5个、江苏省人文社科基地2个,有65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此外木材及其制品测试中心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和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溧水分中心、泗阳分中心、东台分中心)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生态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加工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杨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竹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农林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工程中心、江苏省特种经济树种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家具家饰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工程中心、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人文社科基地: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挂靠科研、技术监督检测机构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森林工程开发服务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国家机械工业食品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局人造板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技术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江苏森林生态定位站: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系统控制中心国家林业局竹材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业CAD咨询服务中心包装食品机械行业分中心国家林业局木材工业引进项目培训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权事务所国家林业局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木犀属植物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中心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中心: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工及纸浆造纸咨询培训中心:-建设成果学校每年在研课题1000多项,截至2015年12月,学校近年来承担包括“973”、“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48”项目和部、省重点项目累计8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400余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及批准专利1000余项,有337项成果获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四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42项;部、省级奖励285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据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70万册,订购中外文现刊1100余种,中外电子图书350余万册,电子期刊5万余种,光盘2万余片。订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创新资源服务系统、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等近50个中外文数据库。馆藏文献以林业为特色,是全国林业文献信息收藏最完整的图书馆之一。同时,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出版物指定收藏馆之一。与世界上40多个国际学术机构定期交换资料,经常接受国内外团体和个人赠书。学术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江苏省一级期刊。报道内容: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有创新的研究成果,着重体现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研究特色。《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8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林业领域学术期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科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院SSCI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院列入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排行榜(农林业)前10名,并荣获教育部、江苏省等多项优秀期刊奖。被美国《CA》、《CSA》、《FA》、《FPA》、英国《CABI》、波兰《IC》、日本《JST》、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等多家大型数据收录。进入〈SCI 〉引文数据库。目前是全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林学权威期刊。2010年知网发布的影响因子1.329。《林业科技开发》是1987年3月由南京林业大学与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等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林业技术期刊,是国家林业局重点扶持期刊,她以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而深受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喜爱。该刊已被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林业核心期刊”等,并已被《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电子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年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该刊自2001年起,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于1986年创刊,是国内较早的室内设计专业杂志。主要介绍新知识、新材料,使业内人士了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及时报道居室装修的流行趋势,不断推出优秀案例及居室用品。创新联盟2019年4月13日,南京林业大学牵头,集合长三角地区从事湿地公园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及建设发展相关工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社团组织,正式成立长三角地区湿地公园绿色发展国家创新联盟。社会评价学校荣誉2011年2月,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2011年学校荣获“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授予学校“2011年度来华留学生眼中的十大高校”称号;在武书连2011中国大学获奖100强排行中位列第42位;第四届(2010-2011年度)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2012年10月,学校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称号。2013年2月,南京市绿化委员会授予学校“2012年度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3月,学校被评为“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5月,学校被评为“2011-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2014年初,学校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官微联盟成员单位”之一;2019年8月5日,获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1年9月,被确定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2022年2月,南京林业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22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不是985,也不是211,是省属重点大学。全国农林性质院校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985
不是985,也不是211,是双一流学校。
南京林业大学是985院校吗?

南京晓庄学院是一本院校吗?

根据规定,现在已经没有本科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了。南京晓庄学院(NanJingXiaoZhuangUniversity),于1927年3月始建,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前身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由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等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截至2017年9月,学校方山、莫愁和晓庄三个校区,校园面积近1500亩;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全日制本科在籍学生18200余人;设有16个专业学院,开办56个本科专业。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1927年3月,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1928年8月,更名为南京晓庄学校。1930年4月,遭国民党当局查封。后来,南京的部分学生在鼓励下,晓庄小学学生自发组织“晓庄儿童自动学校”。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被迫停办。1951年1月,经总理批准复,南京晓庄学校在原址复校。1952年,南京晓庄学校更名南京晓庄师范学校。1955年10月,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更名江苏省晓庄师范学校。1971年,江苏省晓庄师范学校更名为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南京教育学院1952年10月,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1953年8月,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更名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1956年4月,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一部分改名为江苏教师进修学院,南京市另设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1969年,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学校停办。1972年5月,复办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1975年,更名为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更名为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创办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7月,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停办。1984年11月,复办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1979年,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幼儿班创办。1981年,更名为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2005年,更名为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发展1991年6月1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与南京教育学院合并。2000年3月22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和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升为本科院校。2014年10月15日,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南京晓庄学院。科研平台截至2017年9月,学校拥有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基地1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获批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建有陶行知研究院(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2018年10月,获批1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南京晓庄学院与南京市江宁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基地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高校特殊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人工智能+教育”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截至2017年9月,近5年来,学校约100个科研项目获得“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等基金立项;15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高层次奖励,师生发表(收录)在SCI、EI、SSCI、CSSCI上的学术论文达600余篇。馆藏资源截至2021年12月,学校阅览座位近5千个,纸本藏书195余万册,电子书刊500多万种,还有可访电子数据库70余个。海量信息资源供读者享用,方便快捷。学术期刊《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是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创刊于1985年,为双月刊,分文、理科分别出版。学报文科主要刊登历史、教育、文学、美学等学科领域的论文;理科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生命与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论文。被CEPS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收录。学术交流学校为国家“华文教育基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与社区部合作共同举办新州孔子学院;设立境外办学项目——印尼印多奴沙大学中文系。院系专业截至2017年9月,学校设有16个专业学院,开办56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科建设截至2017年9月,学校拥有4个省重点建设学科、9个市重点建设学科,与广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多所大学合作开展研究生培养。截至2022年2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400余人,兼职研究生导师11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等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学校。教学建设截至2017年9月,学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重点专业8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个、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3个,获得省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家特色专业:小学教育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省特色专业: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省品牌专业:小学教育省重点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省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教育信息技术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文科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践教育中心、地理与资源环境实践教育中心
南京晓庄学院是一本院校,大学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通常是根据该大学在各省份招生批次来决定的。 高考是按照省份招生,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在江苏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南京晓庄学院是本科大学。自2017年开始,江苏省高考将本一、本二、本三3个批次,调整为本一、本二两个批次;自2021年开始,江苏省高考将本一、本二批次合并为一个本科批次) 如果你不是江苏考生,南京晓庄学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南京晓庄学院是一本大学。
这个学校在“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都有招生,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定义。
南京晓庄学院是一本院校吗?

南京晓庄学院代码是多少?

南京晓庄学院代码是11460。学校前身是教育家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2000年3月,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为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学校简介南京晓庄学院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2017年成为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共有方山、莫愁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408亩。全日制本科在籍学生18000余人;设有15个专业学院,开办47个本科专业。科研平台截至2017年9月,学校拥有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基地1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获批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建有陶行知研究院(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2018年10月,获批1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南京晓庄学院与南京市江宁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基地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高校特殊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人工智能+教育”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成就截至2017年9月,近5年来,学校约100个科研项目获得“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等基金立项;15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高层次奖励,师生发表(收录)在SCI、EI、SSCI、CSSCI上的学术论文达600余篇。馆藏资源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纸本藏书160余万册,电子书刊300多万种,可访电子数据库70余个;建有古籍、民国以来中小学教材、陶行知研究资料、江苏民间音乐资料等特色库。院系概况截至2017年9月,学校设有16个专业学院,开办56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科体系截至2017年9月,学校拥有4个省重点建设学科、9个市重点建设学科,与广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多所大学合作开展研究生培养。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教育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生物学、心理学、体育学。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教学建设截至2017年9月,学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重点专业8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个、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3个,获得省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家特色专业:小学教育。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省特色专业: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省品牌专业:小学教育。省重点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省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教育信息技术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文科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践教育中心、地理与资源环境实践教育中心。师资队伍截至2020年7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32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14人,博士学位教师346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38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省高校“教学名师”等各类称号者60余人。南京晓庄学院办学历史1927年3月,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1928年8月,更名为南京晓庄学校。1930年4月,遭国民党当局查封。后来,南京的部分学生在陶行知鼓励下,晓庄小学学生自发组织“晓庄儿童自动学校”。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被迫停办。1951年1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复,南京晓庄学校在原址复校。1952年,南京晓庄学校更名南京晓庄师范学校。1955年10月,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更名江苏省晓庄师范学校。1971年,江苏省晓庄师范学校更名为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学院住宿条件每个区都有洗衣房,里边有两排的洗衣机和一个烘干机,洗衣服也还是方便的。洗澡堂也不用太担心,我相信大家很快就会习惯的。C区,六人间,四人是上下铺,两人是上铺——下边是六个人的桌子,可想而知每个人分到的桌面有多小。三个宿舍组成一个小公寓,有洗衣房和三个隔间式厕所和一个小小的“大厅”(有一排小衣柜,每人一个)。新宿舍条件是超级棒呀!电梯公寓,四人间,上床下桌,有独卫,靠近服务区、北食堂、运动场和东门,生活超级方便!每一层都配备洗衣机和烘干机!形象标识校标、校徽学校校标是内外两圈双圆相套的圆形徽标,圆形上方是中文“南京晓庄学院”字样,下方为英文名称字样,内圆下方为1927字样。学校校徽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中文“南京晓庄学院”字样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南京晓庄学院代码是多少?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标准中“有场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标准中“有场地”的具体要求为:由专门的研发场所,满足研发的需要,独立研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标准中“有场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任务

(1)根据我省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针对行业或地区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创造新成果,开发新技术,并进行工程化研究,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2)实行开放服务,接受省、行业或部门以及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并为其成果推广提供咨询服务。(3)参与我省相关行业技术和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为提升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依托。(4)培养、聚集相关专业的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本省行业、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培训。(5)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开展相关的标准制订工作和行业信息服务,促进行业、领域的技术发展。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任务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